与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的交流分享

21/02/2019

回顾2018年,全球经济形势风云诡谲,全球贸易局势趋紧、欧元区政局动荡以及英国脱欧等各种风险事件此起彼伏。其中最受瞩目当属中美贸易战,此外,包括主要国家股市轮流崩跌、比特币泡沫化、脸书数据外泄等,都是这一年当中影响剧烈的大事件。不平静的2018年已然走过,2019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2019年2月20日,富卫代表处有幸请到了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及合伙人许思涛先生前来分享其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见解与解读。特此整理,和大家分享。

中国经济减速但总体平稳

我们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放缓至6.2%。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出现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仍旧具有韧性,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财政刺激(而非 “大水漫灌”)来弥补外贸部门贡献下降的局面(今年货物贸易顺差大概率收窄、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考虑到经济下行风险,以及实现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免不了带来副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应下调经济增长的中长期目标。

中美休战可能性大,但难有大突破

从2018年的外贸数据来看,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尚未充分显现,但它无疑是2019年影响全球和中国经济最大的外部风险。中国“购买数量非常可观的美国产品”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对于“强制技术转让、知识财产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服务以及农业方面做出结构性改变”,要一步到位比较困难。从各种迹象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休战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但要实现大的突破尚有难度)。

建议扩大减税、稍贬汇率、开放市场

推出更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对消费者和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减税是最能带来直接改观的政策,不仅可以缓解特朗普税改的冲击,而且有利于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如果政策制定者确实认为必须依靠财政刺激来缓冲外部冲击,那么重点应放在增进社会福利上(如医疗、教育和低收入者住房等),而非大力推动基建。

增强汇率弹性,为国内货币政策换取空间:中国在经济下行风险下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原材料成本随着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而下降,使得中国的通胀压力较为可控。中国政府可以引导人民币汇率稍贬,以放松货币政策。

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推出显著举措:中国改善市场准入,不仅有利于推进中美贸易谈判,在客观上也符合改革议程。要继续加快开放那些市场前景良好的行业,并且在出台开放的大框架后,外资更翘首以待具体的时间表和实施细则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