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让你了解95后实习生

9/08/2018

台风「云雀」跳着 Ω 舞登陆了上海,生活在常年被台风「光临」的海上居民,怎会被吓回屋里。富卫邀请了曾在这里实习的95后们,来聊聊他们在实习之后,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不,他们正携风带雨地匆匆赶来,我们的沙龙正式开始。

1号男生:卜卜口

翻开他的履历,你会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少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日本语专业,期间作为交换生在日本冈山大学做交换,并顺利通过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面试,将于今年10月以审计身份正式入职。

坐在圆桌前,这个少年才更真实地让大家看到了自己。「单名炀,是隋炀帝的炀」,周围人笑他为什么用这个例子来解释,他也只是面上一红,不做过多解释。

「话少」是这个95后男生的精准标签,虽然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两年多,但是他这一显著特征依旧没有太多改变。

可也是这个「话少」的男生,在被问到「实习对你的生活,或者工作带来了哪些不同?」时,居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习后,跟长辈们有话聊了」

「最直接的收获就是,通过这一段经历,跟长辈们有话聊。在此之前,更像是一种“不愿开口”的状态,不知道聊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表达。我是在大二升大三暑假来实习的,虽然只有2个月的时间,但是从简单的资料收集,到后来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个之前几乎陌生的保险行业的逐步了解,以及跟同事的日常工作交流中,慢慢学会了如何找话题,还有一点是,看问题不局限在一个问题上,会主动去想它背后的含义等等。也是源于这段经历,在我找工作时,不管是面试笔试,涉及到案例分析时,自己多少都能回答上一些。最后总结一下吧,实习对我来说,是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的一件事吧。」

难得「话少」的他,说了这么多对于实习的感受,看来,这是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完成了「愿意开口」的转变吧。

 

2号女生:YoYo

被问到自己像什么动物时,思索片刻后,她给出了「鹦鹉」这个答案,理由是「鹦鹉比较随性,也不喜欢一大群(在)一起,对动物不是特别了解,鹦鹉看起来挺zz的,感觉不用想事情(的样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她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人如其名,干净年轻的面庞上一副悠然自怡。想要成为「不用想事情」的她,毕业于同济大学日语专业,在日本熊本大学做过交换生,在马上到来的开学季,即将前往柏林艺术学院学习产品设计。

很难想象一个在学习了四年日语的女生,在毕业之后决意要去德国涉足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事实上,这个「只给自己做一年规划」的女生,从大一就开始学习德语,并且为自己制定了去德国留学的目标。几年时间里,父母在学业中并没有给到过多的建议或者安排,反而是YoYo自己给自己安排了学习德语的课程,从未间断。

也是由于家人的关系,YoYo对实习的经历印象更深刻:「之前只是听家里人说保险这那的,只是个概念印象,实习阶段是真实接触到保险领域,了解了不少相关知识;还在实习过程中,配合同事设计制作了健康手册,这个过程非常让我享受,也是因为这段经历,更坚定地支持我选择继续去柏林进行产品设计方面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对大健康方向也加强了关注,在日本交换期间,也会主动去了解一些当地的跟健康、养老相关的资料。」

言笑晏晏间,分明看到YoYo的张扬个性,是个愿意大声表达自己喜爱的率性姑娘,还是一枚妥妥的小吃货,说起晚上要去吃的九州料理,就开心得要为大家介绍九州特色菜。「别急,还有下一位呢。」

 

3号女生:YangYang

初见YangYang,你一定会喜欢上面前这个肤色白皙,面若桃花的可爱女生。她的可爱源于给人一种类似婴儿般白白糯糯的感觉。与外表相反的是她对未来学习规划之坚定成熟。目前就读的康涅狄格大学,是她独自一人,完成了申请大学的种种繁琐事项,接下来的目标更加明确,读研、实习,就好像每件事都安排在日程表上,从不慌乱。话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掷地有声。

美国的工作并不好找,所以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研,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容易就业的专业,另一种是选择比较「水」的专业,拿到研究生毕业证,回国更好找工作。身边很多人选择了后一种相对轻松的方法,而YangYang选择了不轻松的Information System。「这个专业主要是数据分析,属于应用型学科,不可否认,互联网在未来是大趋势,我希望能够去做一些更实际的事」。

 

「实习对你的生活,或者工作带来了哪些不同?」

最初提出这个问题时,本以为是更活跃的几位小同学会先回答,没想到是YangYang主动说,「我先来吧」。

「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保险这个领域。也让我对未来保险行业方向有大致的了解,还有大数据、区块链这部分,平时也会主动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社会大环境对这些方面越来越关注了嘛,我打算再去学一些编程的课程。我希望我的研究生方向也与这些有相关内容。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职业方向的指引。」

 

4号男生:桂圆仔

最后加入沙龙的这位同学,还未见到人时,就已经在微信群里感受到他的幽默开朗。虽然已经正式工作,虽然也刚好赶上台风天,但是这位同学对曾经实习过的地方爱得深沉,不顾狂风暴雨,在收盘后,便急匆匆赶来沙龙。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本科、金融研究生,桂圆仔在实习前,是实打实的理工男,同卜卜口一样,「话少」。而现在的他,「工作一年,腼腆变话痨」。

加入沙龙后,他会主动搭话,有条有理地介绍工作内容、相关公司对于国内外学生的不同看法等等。关于这点,大家有很强烈的感觉,「刚来实习时,他话很少,像卜卜口一样,这才工作了一年,完全变了人似的。」甚至是他本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刚工作的时候,确实不爱讲话,后来慢慢就变了。」

从事投资管理这一职业后,沉稳中不失幽默,健谈又恰到好处,说是职业的改变,不如说是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

实习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主思考,当时的工作很基础,每周的资料收集整理,最后汇总给总部。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开始思考总部为什么需要这些资料、这些资料能起到什么作用、他们的真实需要是什么,以及哪些渠道会发布这些内容,其中有哪些逻辑等等,就是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不断在思考、研究,后来就养成了自主思考的习惯。」

一身运动装束的桂圆仔,说完这些话,脸上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坐在旁边记录的小编,时刻感受着这帮95后们透露出的年轻朝气和自信张扬,世界变化愈快,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愈强,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向着未来奔跑。

实习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有些人因此爱上了一个职业,有些人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有些人发现了人生的目标,也有些人从此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我们以为的是实习改变了我们,而实际上,是「行动中的我们」改变了我们。

一如富卫所坚持的「敢至是人生」,走出去,才是人生的开始。